第789章 刘晔周瑜的好友(1 / 2)

刘晔除了有发明创造的才能外,他对于敌情和局势的分析有过人之处。

吕布逐步地让刘晔参与了情报分析工作,这充分显示了他对刘晔的信任,刘晔十分感念吕布的知遇之恩,尽心竭力地为吕布效忠,他虽是刘汉宗亲,却在吕布的极力拉拢下,彻底成了吕布的从龙一党。

吕布信任刘晔的程度,跟信任贾诩、法正一样,仅次于郭嘉、董昭、吕范等人。

吕布信任他,不是因为刘晔有多忠心,而是刘晔的才能确实让吕布惊叹。

历史上,曹操征伐据守汉中的张鲁,任用刘晔为主簿。当时张鲁弟弟张卫领兵坚守,曹操攻阳平山上各个屯寨,但山势险峻难登,难以攻克,而且士兵死伤甚多,粮食又缺乏,曹操于是打算撤军,命令夏侯惇和许褚呼叫山上的军队撤退。此时有一些军队在夜里误闯张卫别营,营中士兵大惊四散,当时在军队后方的刘晔见此认为可以取胜,劝夏侯惇等不要退军。夏侯惇见后相信,于是回去告诉曹操,曹操于是进攻张卫,张卫不敌退走,张鲁不久投降,曹操得汉中。

刘晔随后劝曹操进攻刘备新占的蜀地,认为攻占汉中后令蜀人震惊,只要进攻他们就会望风归附,否则让诸葛亮、关羽、张飞等人稳定人心,据守险要,那日后就难以征服,但曹操不听。七日后,有从蜀地投降的人说蜀地人心惶惶,刘备斩杀惊惶者亦不能安定人心。曹操于是再问刘晔现在可否进攻,刘晔却说蜀人人心已经较为安定,不能进击,曹操最终回师。

曹丕上台后,问朝臣究竟刘备会否为被孙权袭取荆州而杀害的关羽报仇。大多数都是认为刘备力量薄弱,名将只有关羽,关羽死后国内忧虑,根本不会再发动战争。但刘晔却认为刘备一定会借出兵而重振声威,而且认为刘备和关羽情如兄弟,一定会为他报仇。最终刘备果然于次年进攻孙权。发动夷陵之战。

当时孙权举全国之力应付,并向曹魏称藩,朝臣很多都庆贺,但刘晔却认为孙权并没有臣服之心,这次只是逼不得已才称藩。刘晔更建议曹丕乘虚领兵攻灭东吴,以绝后患。但曹丕不同意。东吴在夷陵之战战胜后果然渐见不臣之心,曹丕于是打算讨伐,但刘晔认为吴国刚刚大胜蜀汉,上下一心。而且有长江天险,不能这么仓卒进攻。曹丕又不听,后来发现陆逊早有准备,只得撤兵。

曹丕亲自讨伐东吴,领军到广陵泗口,命令荆州和扬州的军队并进,进攻东吴。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孙权会亲率军队抵抗,但刘晔认为孙权知道曹丕只率大军到江北压境。过河战斗者必定是其他将领,因而必定会静待进攻。不会亲率迎击。最终孙权都没有来,曹丕唯有撤退。

魏讽在东汉末年很有名声,卿相以下的官员都与他诚心结交。刘备将领孟达率众投降,曹丕对孟达甚为器重,任命他为新城太守,加散骑常侍。当时的人都称他有乐毅之量。而刘晔一见他们二人,都说他们必定会叛变。最终魏讽于建安二十四年在邺城叛变,而孟达则于太和元年与诸葛亮通信,意图叛乱。

太和元年,魏明帝曹叡继位。进封刘晔东亭侯,食邑三百户。次年,辽东公孙渊胁逼叔父公孙恭让位,自立为辽东太守,刘晔认为公孙氏占领辽东很久,恃著海和山的阻隔,可能会好像胡族一样难以制约,甚至发动叛乱,建议应趁公孙渊初登位,出其不意出兵讨伐,并开设悬赏引诱他的反对者协助,可能未必开战就能解决辽东割据问题,但最终都没有被接纳,公孙渊亦与于十年后叛魏。

以此观之,刘晔精于知人,所进奇论,多与众人相左,也很少被采纳,但是事后莫不应验,可见他见机料敌之能不在郭嘉、荀彧、贾诩诸人之下,吕布器重他,无可厚非。

吕布屡次三番亲口称赞刘晔的才能,刘晔受之有愧,对吕布说道:“刘晔有一好友,姓鲁名肃,字子敬,他才是经天纬地之才!”

吕布笑着看了看身边暂时降为侍卫的周瑜:“公瑾,我记得鲁子敬也是你的好友,你以为子扬之言如何,子敬果真是经天纬地之才乎?”

周瑜虽然被降为侍卫,但他毕竟只有二十岁,傲骨傲气并存,对自己的才能极有自信,对自己的识人眼光也极为自信:“高祖曾说,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;填国家,抚百姓,给饷馈,不绝粮道,吾不如萧何;连百万之众,战必胜,攻必取,吾不如韩信。子扬、公瑾与我,可比张良、萧何、韩信。”

吕布轻轻摇摇头道:“你们淮南三杰,堪比汉初三杰,子扬之才堪比子房,公瑾之才可比韩信,如此之比,并无过错,不过以萧何比子敬,本公以为不妥,萧何善于治政而不善治军,子敬有大略,本公愿比之本朝开国之邓禹。”

刘晔和周瑜面面相觑,他们跟鲁肃相交多年,对鲁肃的了解之中肯,尚不如这位从未跟鲁肃见过面的大司马,他们顿觉汗颜。

吕布看刘晔、周瑜的表情,知道他们虽然知道鲁肃的才华,但并未真正领会到鲁肃真正的才华体现在那里,其实,不只是鲁肃的这两位好友有错觉,后世大部分人都被演义误导,认为鲁肃是一个仁慈的长者,忠厚有余,才智不足,经常为周瑜、诸葛亮斗智施谋所戏弄,显出一副愚相,然而,演义是艺术创造,不是史实记载,从艺术角度看,可称生花妙笔,若从史学角度讲,可是历史的颠倒和歪曲,曾在历史风云变幻中活跃一时的鲁肃,他的心计绝不后人。